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为何防不胜防?
当某种疾病流行时,家长会想方设法保护孩子避免被感染。可很多时候,收效并不明显。
比如这次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很多家长告诉我,她们也采取了措施:洗手、出门戴口罩、家里地面和物品擦拭消毒,但孩子仍然中招。
控制肠道病毒传播之所以难度很大,主要和肠道病毒本身的特点以及儿童的生活特点有关。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因为感染肠道病毒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中会较长时间含有病毒;所以,肠道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上呼吸道和粪便中排出的病毒。
一、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上呼吸道排出的病毒。
该途径不难理解,比如:
1、患者咳嗽和喷嚏产生的含病毒飞沫,飞沫落在他人的口腔黏膜上可致感染;
还有一种经呼吸道的传播方式:患者排出的含病毒的飞沫被他人经呼吸道吸入而引起感染。
上述传播形式属于直接接触。
2、含病毒的飞沫落在物体表面,他人的手接触物体表面的病毒,再接触自己的口腔黏膜导致感染;
或者飞沫落在食物表面,他人进食沾有病毒的食物,可致感染。
这两种形式属于间接接触。
2、如果肠道病毒感染者(即使没有任何症状)去公共泳池游泳,可能会有少许大便进入泳池的水中,他人的口腔黏膜很可能接触到含病毒的水,继而被感染。这种形式属于直接接触。
三、接触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液。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在出现症状的头1-2周传染性较强,尤其第一周。但病愈后,仍会较长时间排毒,具有传染性。比如:
肠道病毒感染者从上呼吸道排出病毒可持续1-3周,经粪便排出病毒可持续3-8周。
也就是尽管患儿看上去已经康复,体温正常、口腔和皮肤疱疹消失,但仍在排毒,仍具传染性。这些孩子如果去上学、去游乐场所、去游泳机构等,就可能会播散病毒。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比如发热、口腔以及皮肤疱疹),我们可以轻松识别;但对于无症状的排毒者,我们无法识别,也难以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
肠道病毒有300多种血清型。人体感染某种血清型的肠道病毒后,并不能对该型病毒产生终生免疫,也就是日后仍可能被同一病毒再感染。只不过发生再感染后,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会引起关注。
无症状感染者的体内仍会有病毒复制,同样具有传染性,只不过传染性通常较弱而已。
无症状感染者虽然在传播病原体,但难以识别,非常隐蔽,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管控的盲区。
我们都知道,手在感染性疾病的间接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患者的手可能播散病毒;而他人的手,可能会将病毒带入体内。
理论上,通过严格的环境消毒和手卫生,可以一定程度阻止肠道病毒传播。但事实上,这些措施难以持续进行。
因为儿童,尤其是5岁内儿童(患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群体),如果没有持续有力地监督,他们难以自觉注重手卫生。所以,在托幼机构、学校、游乐场所等儿童密集场所,避免交叉传染非常困难。
另外,在家里也很难日常持续使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这种常规消毒甚至可能引发不良后果:除了消毒剂的刺激性气味,室内过度消毒可能破坏环境中的正常菌群,继而增加儿童念珠菌感染的机会。
记得2020年夏天,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就没有明显流行。那是因为新冠疫情,全国范围内严格限制人员流动,托幼机构、学校暂时关闭,早教、游乐机构停止运营。
大家都待在家里,确实可以暂时阻止疾病传播,但这种极端措施不可能长期执行。只要有人员流动,疾病就可能传播。比如,自2021年适度放开后,每年夏季都会出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
尽管肠道病毒感染管控困难,也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躺平。比如在肠道病毒流行季,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暂时不去儿童密集场所(比如游乐场所、游泳机构);另外,平时注意培养手卫生习惯,而不是在疾病流行季才去关注手卫生。
另外,即使孩子患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也不必惊慌。总的来说,这两种疾病算是温和的良性自限性过程。尽管部分儿童发热、口腔疼痛以及皮疹症状较重,但因为普遍接种EV71疫苗,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前显著减少。
💠 学习系统的儿科知识